products
基地展示
Contact Us
联系我们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基地展示基地展示
走进植物王国“以花为媒”助力产业发展
更新时间:2024-04-21 05:40:16 来源:基地展示 字号:T|T

  众所周知,云南是生物多样性的王国,更是花的王国。走进云南,没有人不为鲜花倾倒。在这些鲜花中,有一种独特的花朵,名为三角梅。

  多彩宜良花似海,万紫千红美如画。在众多苗木花卉产品中,最让宜良人民骄傲的是三角梅。

  三角梅是紫茉莉科叶子花属的木本植物,之所以有这一个名字,是因为它的花朵一般有三枚花瓣,且单个花瓣形状为三角形。

  为什么三角梅这么受人喜爱?不仅仅是因为三角梅品种丰富、花色鲜艳、花期较长,而且枝蔓长、柔韧性好、可塑性强,能作为攀岩、花篱、盆花、盆景等被大范围的应用于城市绿化和庭园种植、盆栽观赏。其枝干的高可塑性可以用作装饰花艺长廊、隔离带等,为城市绿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三角梅花还可以入药,有调和气血,治白带、调经的功效。

  三角梅原产于巴西,现主要分布于中国、巴西、秘鲁、阿根廷、日本、赞比亚等国家。

  宜良是我国三角梅的发源地。早在1910年,修建滇越铁路时,宜良就引进了三角梅作为绿化美化植物。跟着时间推移,种植、观赏三角梅的习俗从此流传下来。

  1999年,宜良县正式将三角梅定为“县花”,它代表着宜良人民热情似火、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优良品格。

  只要到了宜良,大街小巷、房前屋后,到处都能看到盛开的三角梅。要真正领略三角梅的风采,可以前往宜良县花卉产业联合会的为君开三角梅科普教育基地。

  走进科普教育基地,仿佛走进花的海洋,各种各样的三角梅花柱、三角梅立体景墙、三角梅古树桩景等美不胜收,高大、色彩缤纷的三角梅让人目不暇接。据介绍,这是全国最大的三角梅大型产品生产公司,仅三角梅的品种就有两千多种。

  为君开三角梅科普教育基地在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所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因为这个基地不只是三角梅的展示中心,也是研发和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心。

  一是深入各乡镇开展三角梅种植技术科普宣传活动,包括开展三角梅科普知识讲座,举办种植技术培训班,邀请科普讲师团讲师讲课;

  二是举办中国国际三角梅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活动,以科普讲好中国三角梅产业振兴的故事,同时也吸引了湖南、湖北、四川、浙江、江苏、云南等相关省市的园林设计施工、苗木种植企业及业界专家齐聚一堂,通过专题报告、互动交流等方式,一同探讨三角梅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等核心问题;

  三是利用元宵节、国庆节、端午节等节日举办三角梅知识普及和文创展示活动。基地以“树立重点项目”为目标,完善“以现代农业为主,传统农业为辅,培育学生创新素养的综合性实践基地”的发展规划,建设三角梅产业中心,以节假日、寒暑假为主题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从宜良县花“三角梅”由来、种植历程、品种介绍、动手实践等方面开展科普工作。

  作为研发创新中心,基地在云南省花卉研究所、云南农大、西南林大、林业职业学校等机构的专业指导和共同参与下,建设“三角梅创客中心”“三角梅技术研发中心”和“三角梅种质资源库”,把这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和种质资源紧紧握在手中。

  同时,在科学技术创新的引领下,改变了传统生产方式繁殖的三角梅,产品美观度不够、根系不好、花色也不够丰富的状况,推进三角梅产品的深度开发,促进三角梅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推动当地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基地以多元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为规划路线,以品种资源库、家庭园艺及三角梅主题园为未来发展趋势,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启动以三角梅为主的景观建设,带动周边村庄发展农家乐、餐饮、民宿等休闲农业,辐射带动农户5000余户,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在这个基地,我们正真看到了一种科技助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模式,学习到了如何将休闲观光、科普教育示范、生态环保、科学技术创新服务等融为一体,打造特色农业生产模式,辐射带动全县三角梅产业持续不断的发展壮大,带动花卉产业振兴,增加全县花农收入,有效推动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这体现了三角梅的精神:越是向阳越灿烂,越是艰险越向前。这种精神不但鼓励着宜良人民,也鼓励着广大有着爱农情怀的人,尽自己的力量,展示兴农本领。

  作者:刘雅丹(研究员、全国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秘书长助理)

  科学性审核:张建华(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学技术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科技成果只有转化为实用性技术,才能推动发展新质生产力,才能释放出驱动创新的力量,也才能推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生成式人工智能(AI)程序,如ChatGPT发布以来,何时及如何利用它撰写研究论文成为人类争论的焦点。

  4月19日,清华大学基础医学院教授程功团队与合作者在《科学》发表论文,提出了一项阻断蚊虫传播传染病的新策略。

  量子光源芯片是量子互联网的核心器件,可以看作点亮“量子房间”的“量子灯泡”,能让互联网用户拥有进行量子信息交互的能力。

  在山西省翼城县,通过政府搭台,构建科企合作机制,普查新发现的爆裂玉米种质资源“珍珠玉米”加快了品种开发步伐。

  17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解读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和有关政策。“我国新型低空飞行器呈现蓬勃发展形态趋势,特别是信息通信、北斗导航、高精导航等新技术大范围的应用,一些企业的无人驾驶技术也不断进步。

  2022年底,清华环境研究院携手苏州嗨森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了基于无人机的挥发性有机物精准溯源技术。”截至目前,清华环境研究院已经取得了600多项知识产权,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方式转化了30多项清华大学专利,形成了25支研发团队、51家孵化公司。

  2023年,生成式AI在全世界爆火,引发了AI领域新一轮的科技竞赛。“大模型为通用机器人提供强大的能力,AI可以将运算、感知、认知、决策、创造等各类智能集成应用在机器人平台上。

  “总体来看,今年论坛聚焦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新材料等科技前沿领域,以及碳达峰碳中和、医疗健康、清洁能源等民生科技领域。“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突出成效体现为‘六个创新跃升’和‘五个全球前列’。

  新能源目前主要指光伏发电、风力发电以及二次能源如氢能等。风和光都是自然资源,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史,我们显而易见,智能化革新慢慢的变成了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指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催生”。